当前位置:文玩珍品堂 >> 玉石百科 >> 文玩折扇 >> 详情

《文玩折扇的名家流派鉴赏》


2025-06-05

《文玩折扇的名家流派鉴赏》

文玩折扇作为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随身之物,不仅具有实用功能,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。其流派纷呈,名家辈出,形成了独特的鉴赏体系。以下是主要流派及代表名家:

一、苏扇(苏州折扇)

苏州为明清折扇制作中心,以精工细作成名。

1. 原料考究:专用安徽宣城"玉板宣"制扇面,扇骨多采用湘妃竹、梅鹿竹等名贵材质。

2. 工艺特征:首创"水磨玉竹"技法,经煮、晒、磨等多道工序,使竹骨温润如玉。

3. 代表名家

- 明代"吴门四家"之沈周、文徵明常参与扇面设计

- 清代"扇王"周义擅长雕刻山水

二、杭扇(杭州折扇)

南宋时期起源于杭州,以"雅扇"著称。

1. 黑纸扇:采用纯桑皮纸涂柿漆,雨打不湿,有"一把扇子半把伞"之说。(清代王星记首创)

2. 金箔工艺:扇面贴金技术独步天下,尤以"金箔微楷"为绝技。

3. 当代传承:赵平加创"双面异色"技法,正反面呈现不同画面。

三、金陵扇(南京折扇)

明代宫廷御用扇主要供应地。

1. 艺术特色

- 扇头造型丰富(古方头、燕尾头等12式)

- 首创"鸡翅木"镶嵌螺钿工艺

2. 代表人物

- 清代张庆之创"九格定位"制扇法

- 现代邢伟中复原失传的"乌木嵌银丝"技法

四、川扇(四川折扇)

以实用性著称的民间工艺代表。

1. 材质创新

- 采用四川特产"邛竹"(节距短而密度高)

- 荣昌夏布裱扇工艺

2. 地域特色

- 自贡竹丝扇堪称"天下第一细"(每公分可排40根竹丝)

- 重庆梁平"竹帘扇"融合非遗技艺

五、流派衍生与创新

1. 海派折扇:19世纪末上海形成的商业流派,融合西洋珐琅、象牙雕刻等技法。

2. 宫廷流派:故宫造办处留下"百宝嵌"(玉石、珊瑚镶嵌)等绝技。

鉴赏要点:

1. 形制:常见九五式(9.5寸)、八五式,苏扇偏修长,杭扇多圆润。

2. 年代判断

- 明代扇骨多素面

- 清代流行浮雕留青

- 民国出现烫画技法

当代收藏需注意:80年代后机制扇泛滥,真品手工扇需观察竹节自然纹理、雕刻刀痕等细节。王世襄《竹刻小言》记载,明清精品折扇现存世不足千把,多数藏于故宫、苏州博物馆等机构。

值得关注的现代大师包括:苏扇非遗传承人王健(恢复明代"夹纱扇"技艺)、杭扇大师孙亚青(首创"双面绣扇")。近年来拍卖市场精品折扇屡创新高,2018年嘉德秋拍明代文徵明书画扇以2875万元成交,创下纪录。

标签:文玩折扇

相关文章

明清古玉的沁色形成原因解析

明清古玉的沁色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,主要涉及地质环境、埋藏条件、人为处理等因素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1. 自然沁色 - 土壤矿物渗透:玉器长期埋藏于土壤中,土壤中的铁、锰、铜等矿物质通过毛细作用渗入玉器内部,形成